“产改”赋能 助工成匠——市总工会多举措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
2024/9/7 13:51:15
来源:抚州日报
浏览量:78
“小哥,今天气温太高了,喝碗绿豆汤解解暑吧。”日前,在临川区西大街街道西大街社区“九员驿站”,志愿者为外卖小哥、网约车司机等送上绿豆汤、西瓜等消暑食品。自7月初以来,为了给更多新就业群体提供降温服务,市总工会联合社区开出“凉方”,依托“九员驿站”推出夏季服务套餐,每天免费提供绿豆汤、西瓜、茶水和藿香正气水、人丹等防暑降温物品。这是市总工会增强工会“三力”,让更多劳动者感受工会温暖的举措之一。
在“产改”过程中,市总工会以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为改革重点,聚焦劳动者的急难愁盼问题,围绕思想引领、素质提升、地位提高、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持续精准发力,全力奏响“产改三部曲”,努力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,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,为抚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力支撑。
近年来,市总工会围绕“工业创新发展三年倍增行动”和“2416”行动计划,以我市重大领域、重大工程、重大项目、重大产业等为主攻方向,组织职工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,以劳动竞赛为切入点,进一步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技巧和综合素质,为全市经济发展助力。近两年,我市中职教师在全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。
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积极评选和推送各级劳动模范、能工巧匠。目前,全市现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、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家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8家,各级劳模(工匠)创新工作室81家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、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、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18人,“赣鄱工匠”2人、省“能工巧匠”14人、省首席技师20人,省、市技术能手300余人。
产业工人中各级“两代表一委员”91人、群团组织代表308人,所占比例均大幅提升。市总工会以地位提升为关键点,不断增强产业工人主人翁意识,进一步健全完善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保障制度。
以“模范党支部”创评为抓手,大力推进非公经济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,切实加强党组织、党务工作者和党员队伍建设,培育创建一批“双强六好”党支部。2023年以来,全市累计发展产业工人党员76名;积极推荐政治素养高、综合表现优的产业工人作为县、市“两代表一委员”“两优一先”人选,不断激发产业工人的政治荣誉感、工作责任感、生活获得感。在市、县、乡三级党委换届中,一线工人党员代表分别有154名、1555名、8624名,一线工人代表总数较上届增长1.2%。
市总工会高度重视新业态、新就业群体党建带工建工作,在全省率先成立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,在新业态领域形成党建带工建、工建服务党建同步提升的良好工作格局。目前,市、县两级均成立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,共建新就业群体党支部60个、工会组织95个,实现组织建设全覆盖。
全市新建“九员驿站”36家,总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,先后开展了“建家强家暖家”“基层组织建设六有六规范”等活动,以非公企业、“两新组织”和“九大员”群体为重点,全力推动基层强基扩面。市总工会创新建会入会模式,通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的企业“单独建”、龙头企业“牵头建”、借助行业力量“推动建”等方式,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,并开展职业指导、职业培训推介等服务。同时,以出行、外卖、即时配送、同城货运等行业的平台企业为重点,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;鼓励企业通过购买人身意外、雇主责任等商业保险,提升灵活就业人员保障水平。
徐巍 徐超群
责任编辑:黄晓萍 李帅
来源:抚州日报
抚州生活网 www.0794.com
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